紫笔文学 > 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 第14章 还不如明朝呢

第14章 还不如明朝呢


从张甲第口中得知,当今天子是大明第四代皇上。

  太祖皇帝死了以后,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也雄心勃勃的去御驾亲征。

  结果不争气啊,五十万大军被人家四万骑兵冲散了。

  自己也被俘虏,成了留学生。

  为了救他,大明被迫割让燕云十六州,中原大地,失去了最大的屏障。

  被换回来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位置传给他儿子,也就是大明第三代皇帝。

  没想到一代不如一代。

  他还不如他老子。

  好歹他老子有勇气御驾亲征,第三代则畏敌如虎,懦弱不堪。

  人家打过来,他连派兵出战的勇气都没有,一个劲的求和,求和。

  还把主战的几个将军大臣,绑起来送给辽人赔礼道歉。

  割了不少地,赔了多年的款,还俯首称臣,每年都要向辽国和鞑子纳贡,只求他们退兵。

  主打的就是一个以和为贵。

  皇帝的权力,全部交给了奸臣宦官,自己躲在后宫花天酒地,不问世事。

  偏偏他还活的长,整整在位二十年,一个好端端的大明,被这两父子败的差不多了。

  当今天子虽然一心想力挽狂澜,雄心壮志。

  但是先帝留下的烂摊子太烂了,整整十二年的勤俭节约,劳心劳力也没改变大明糜烂的局面。

  李长安听完这些话,被惊的目瞪口呆,这是宋明两个朝代的结合版啊。

  没救了,毁灭吧。

  李长安心里,默默的给朝廷打了个叉,垃圾玩意,还不如老子的大明朝。

  至少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人家还是做到了。

  看到李长安眼里的鄙夷越来越重,王忠贤咳嗽一声,打断了张甲第的怨言:“咳咳,虽然先帝和太宗没有治理好大明,但是当今天子还是很英明神武的。”

  “是啊”张甲第感慨一声“官家登基以来,力排众议,废除了所有赔款条约,还勤勤恳恳,节约勤俭,一身朝服补了又补,宫殿破了,都不舍得修。”

  听到他们俩一唱一和,李长安心里也对这个大明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大概就是明末的样子,皇上则是类似于崇祯,只是不知道,他比崇祯如何。

  李长安感慨一句:“天下兴亡,百姓皆苦啊。”

  “浩然兄所言极是啊,可惜我空有救大明于水火的心,没有救大明百姓的能力啊。”张甲第用手捶了一下矮桌,愤愤不平的说道。

  “平外患,治内忧,大明积累了多年的病灶不是一天两天能治理好的,状元郎大可不必心急。”

  王忠贤看着张甲第安慰道:“而且当今天子,圣明神武,只要我等忠于陛下,肯定能让大明焕然一新。”

  李长安吃的桃子,开口说道:“其实,救大明也不难。”

  “嗯~”

  王公公和张甲第同时看向李长安,平常那些书生听到这话,一个个都跟着抱怨,跟着感慨天下了。

  唯独李长安,是开口说救大明不难的。

  “触底反弹,不知道两位听过没有?”李长安开口说道。

  张甲第和王忠贤听后,对视一眼,齐齐摇头,表示没听过。

  李长安从怀里掏出一壶米酒,张云很有眼见的从箱子里拿出几副碗筷。

  像这样自带酒水的客人,他还是很喜欢的。

  李长安倒了四杯,分给了张云一杯,让他有些受宠若惊,自己一个下人什么时候有这种待遇。

  当时就拘谨的看向自家先生,看他点头,这才坐下来抿了一口。

  甘甜可口,醇厚浓香,一股桃子味道回荡在嘴间。

  连他这个不懂酒的人都觉得好喝,王忠贤和张甲第更是摇头晃脑,吧咂吧咂的回味着嘴里的酒味。

  “好酒,好酒。”张甲第笑道:“让浩然兄破费了,又是赠扇,又是好酒的,在下实在是受之有愧。”

  “玉阶兄不嫌弃就好,可千万别这么说。”李长安润了润喉咙:“兄长说与我一见如故,我李浩然何尝不是与你一见如故啊。”

  王忠贤倒是不好酒,看见他们互相恭维,开口说道:“二位就别一见如故了,咱家还想着听听什么叫触底反弹呢?”

  “呵呵”李长安没有墨迹,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总结,自己虽然没研究多少,但是多少还是有点见识的。

  “触底反弹的意思,就是既然大明已经这么烂了,那干脆掀桌子,直接带着剩下的家底,出关打胡人。”

  王忠贤听到这话,来了兴趣:“先生说的可是破而后立?”

  “不是”李长安回道:“我们站着大义,这点不能丢,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场胜仗,一场漂亮的胜仗。

  接下来只要不是大败,我们就可以大书特书,扭转百姓对朝廷的看法。

  然后让人去游说,不管是什么破事,都怪在辽人头上。

  吃不饱饭,因为辽人要来欺负我们。

  穿不上衣服,因为辽人要来欺负我们。

  地里长不出粮食,还是踏马的因为辽人要来欺负我们。

  跟着我们打辽人吧,只有打辽人,我们才有好日子。

  现在大明已经这么烂了,已经在泥坑里了,只要稍微爬上来一点,百姓都会觉得大明还有救,还有希望。

  然后逼着其他人站队,只要不肯跟我们一起的,就把他打上辽人奸细的标签。

  到时候逼得所有人跟我们站在一起,谁不同意,那就是整个大明的敌人,所有人合力一心,那边关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李长安没有接着说下去,因为最先用这一招的,是某位美术落榜生,只可惜他开了头,就没有办法踩刹车。

  王忠贤听完以后,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办法。

  “哎,可是辽人不是这么好打的啊。”张甲第兴奋以后,猛地灌了一大口酒。

  “现在大明官兵畏辽如虎,百姓之中更是有辽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传言,这一场胜仗,怕是不好打啊。”

  张甲第喝着酒,喃喃自语。

  他的话,也在王忠贤的心里,浇了一盆冷水:“是啊,而且现在的大明朝,哪里能掏出钱,去打一仗,能守住就不错了。”

  两个人开始唉声叹气,一个个端起酒就干。

  李长安也陪着,三人边说边聊。

  喝酒这种事情,李长安上辈子可是老手,酒桌上那点东西,他早就摸透了。

  三杯酒下肚,他就是开始吹牛逼,时不时的做上几句诗,发表一下对朝廷的看法。

  “你听我说,你听我说,王公公,哦不,应该叫王兄,你年长我几岁,应该叫王哥才对。”

  李长安端起酒杯:“怪我怪我,是我说错话了,来来来,小弟自罚一杯,我干了,你随意。”

  就这样,一顿酒下来,三个人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

  王公公红着眼睛,就要去找黄纸,死活要和李长安烧黄纸,喝血酒,结拜为异姓兄弟。

  张甲第酒量最差,已经开始趴在窗户边上吐了,嘴里念叨着。

  来啊,狗日的辽人,来和爷爷我决一死战。

  唯独李长安是酒场老油条,虽然面色红润,但还是清醒的。


  (https://www.zbbwx.net/book/3303222/1111112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