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80年代在呼唤我 > 第九十七章成果喜人

第九十七章成果喜人


  张远第一时间给剩下的人加工资,以表彰他们顺利通过考核。

那些被辞退的人当中,有人跑去市里告状,说张远剥削他们,每天要检查产品。

还要求他们背诵安全条例和生产条例,哪怕四五十岁的老工人都不能例外。

此外,还有一些在职工人也跑去告状,说工厂还多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规定。

比如东西摆放有规定,所有东西要摆的整整齐齐,每天使用工具零件还要登记。

诸如此类的规定,数不胜数。

市里的领导听了,深表同情,表面上满口答应,转头就把那些人都告给了天兴汽车厂。

那些告状的在职的职工,都被开了。

现在市里、省里的意思很明确,好不容易有一批汽车能出口创汇了,这些都是政绩。

对于出口的商品,一定要抓好质量,打好品牌。

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再创辉煌,他们才好向上面邀功。

张远听闻此事,较有兴趣跑过去学习。

回来后,直呼“这不就是血汗工厂吗?”

张远亲眼目睹,冲田职家掐着秒表来计算流水线的速度,让干活的工人在几个简单动作中忙到极致。

工人干一天,基本上精疲力尽。

好处就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直线提升,成本大幅下降。

坏处是工人精神压力极大,工作极其枯燥单调。

张远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又是一轮加工资,加绩效。

张远知道,在未来肯定有人会喷他,说他是黑心资本家。

但实际上,是否是资本家,关键看钱是否给到位了。

只谈理想不谈钱,那才是黑心资本家。

钱给到位了,那就不是。

张远的看法就是这么现实。

眼下工厂机械化水平并不高,只能靠人力来弥补差距。

他倒是想换上一批机器人,最好像特斯拉工厂那样,可是做不到啊。

技术和资金都不允许,所以只能慢慢改进,提高职工的待遇。

况且,摆在张远眼前的,是八十年代末的国企。

国企的效率有多差,大家有目共睹,哪怕三十年后,一些固有的印象依然深入人心。

再说了,轻松的工作环节,并不能表现在生产效率上,那干脆下“猛药”。

冲田职家也是有真才实学,他懂得恩威并施。

前后折腾一个多月,天兴汽车厂在尚未完成技术革新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提升好几个档次。

一线工人减少三分之一,产量反而提升三倍,成本更是压缩一半。

有人不乐意被训练像机器一样,主动提出离职。

然而,有的是年轻人愿意进来,只因为天兴汽车厂的工资是别人的三四倍。

准确来说,是收入。

基础工资,汽车厂只比其他工厂多一两百,但是算上加班费,一个月能多拿六七百。

最后一个月算下来,能拿到将近二千的收入。

在这种月收入只有小几百的榕城,月收入近二千,可谓是高薪。

这收入远远超过了那些有编制的人,算是蜀都赋收入最高的岗位,引来无数人的羡慕。

张远见冲田职家是个人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天兴钢铁厂和天兴汽车厂合并,成为天兴集团有限公司。

任命自己为总裁,提拔冲田职家为副总裁,负责整合全集团的制造和研发体系。

在集团开月度会议上,张远当场宣布了人事任命。

“冲田职家阁下的工作成效对得起我支付的二十万美刀年薪,我很满意。”

“在我们正式成为集团之际,这种改变是必须的,我对此非常满意。”

大伙盯着正襟危坐的冲田职家,眼神里全是羡慕之情。

对此,他们很想质疑,很想反驳。可是公布出来的数据不会骗人。

…………


  (https://www.zbbwx.net/book/3317311/5139810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