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替嫁女童:舅舅宠我上瘾! > 第87章 梅花.梅树

第87章 梅花.梅树


初上高一年级的热辣滚烫过后,繁重的功课紧张得令人窒息,只要你努力,永远有忙不完的作业。

  张朝旭大概真的是要冲北大或清华,他早就跟谢真真说过,高二分科必选理科,所以,他对政史地三科不上心,只是在考前应付一下。

  谢真真文理都割舍不下,王鹏飞是学理科的,谢真真爱屋及乌,自然学得也不错,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但是,对文史却也有一种偏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像史诗,谢真真情有独钟,曾经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不能去研究历史,创作小说?用自己的一支笔,写下不朽的作品!

  “学什么文科?选理科,咱们还一起做同桌!”张朝旭抬起头,放下刷题的笔。

  高一已经快期末考了,大家都在紧张地备考,想想即将参加高考的王鹏飞,谢真真很焦躁。

  上个月,已经上了大学的学长学姐,回来学校给高三的学生做宣讲会,谢真真与谢妙妙去了会场。

  虽然还没轮到自己高考,但是听着大学生们亢奋的演讲,也有巴不得马上去高考的冲动。

  参加了高考,就能上大学了,老舅就要上大学了!

  谢真真很兴奋,也很担忧。

  周六一大早,与谢妙妙跑完步,两个人慢悠悠地去食堂买早餐。

  谢真真说:“今天天气很好,阴天,没有太阳,要不要出去玩玩?”

  “哪里玩?逛街吗?又去学温爱华炒菜?”

  “去别的地方,爬山,爬累一点,呼吸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

  “好嘞!去梅岭,约上张朝旭、李东阳他们,没有护花使者,咱俩爬山不太安全。”

  两个人拿着豆浆包子馒头来到教室。

  此时,教室里灯火通明,张朝旭与李东阳早已在早读。

  “你吃了吗?”谢真真问正在埋头写字的张朝旭。

  “没有,待会去吃。”

  “甭待会去吃,我买多了,你吃吧!”谢真真确实买多了,两个包子两个馒头一杯豆浆,她一个包子一杯豆浆就够了。

  嘉州中学的包子馒头都是大的,比外面买的个大。

  “我吃一个,其他的你吃吧!”谢真真坐下来,右手向他推了推早餐袋子。

  “好嘞!”张朝旭一点都没有客气,拿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塞,顺手拿起豆浆就喝,一口气,干掉半杯。

  “你?”谢真真在路上已经插上豆浆吸管,喝过了一口。

  见他已经吞下去了,谢真真话说不出口。

  谢妙妙咧着嘴看着谢真真与张朝旭,欲言又止。

  李东阳伸手扒了扒谢妙妙扔在桌子上的袋子,探头看了看,咂摸着嘴:“才这么点,吃得饱吗?喂鸟呀你?”

  “切!我够吃就行了,吃那么多干嘛?费粮食!”谢妙妙坐回座位。

  “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做作业,去不去爬梅岭?”谢真真问张朝旭。

  张朝旭拿笔敲了敲前面的李东阳:“去不去爬梅岭?”

  “去不去?”谢妙妙也问李东阳。

  “你们都串通好了,哪能不去?”李东阳是生活委员,情调、婆妈、鸡毛蒜皮都不缺他,“小集团去?还是大集体去?”

  “小集团去呀,要那么多人干吗?”谢妙妙瞪了李东阳一眼。

  “带什么吃的喝的?本管家置办去。”李东阳操心惯了。

  “不用备吧?路边买点对付对付。”谢妙妙碎碎念,“早餐还没吃,就想着下一顿,真的是吃货。”

  上次去梅岭,还是3月12日植树节,老师带着,全年级同学,扛着锄头,抬着树苗,浩浩荡荡去梅岭植树造林,种的是梅树,造的是梅林。

  梅岭,名不虚传,漫山遍野都是梅花树,天气最严寒的时候,却是梅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刻。

  梅岭以不怕严寒的铮铮铁骨出名,更以陈毅同志在梅岭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载入史册。

  这次,“小集团”有六个人,除了张朝旭、谢真真、李东阳、谢妙妙外,加上吴海垠与陈念红。

  陈念红行事一向比较张扬,她喜欢在周围的男同学中卖萌,引起男同学的注意。

  吴海垠是她的同桌,吴海垠恰到好处时插科打诨、噎死人的衰段子,很对陈念红的脾气。

  一出校门,六个人像脱笼的神兽,言行比在教室里夸张多了。

  “你们都选理科吗?我记性不好,学不了文。”陈念红先提的话题。

  “我喜欢文科,爱看小说,但是真真选哪科,我也选哪科。”

  “你们俩个这么好?选科可是关乎前途嘞!”陈念红叫起来。

  “前途路上也要有伴,对不对?我们两个都可文可理,对吧?真真?”谢妙妙询问谢真真。

  “我也不知道啊,考完就要交选科志愿,我拿不定主意,最好别分科,就这么学着,好难噢。”

  “谢真真,就你牛!不分科才难哦,九科,学死本少爷了。”吴海垠叫得更响。

  “不是还有一个暑假考虑吗?有什么好急的?”谢真真不屑一顾地说。

  “你选文科呀,十有八九得去别的班,到时文科班就是各班的同学杂合到一起,乱轰轰的。”陈念红说,她哥哥以前就是这样子的。

  “就是,乱七八糟,又得重新适应同学与老师,还有室友。”

  “是呵,真真,我们高一(1)班肯定是理科尖子班,如果我们不走,我们肯定还在这个班,我、你、陈念红,我们还住一起,如果去文科班,难说了,把我们拆了。”

  “所以说啊,你们就别想去学文科了,就呆在这个班不是挺好冯?”张朝旭有点坏坏的笑。

  大家吵吵闹闹一路走向梅岭。

  六月的南方,早已被梅雨的气息浸染,仿佛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朦胧的水雾中。

  越往山里走,城里的嘈杂声越来越小,一丝丝的静谧,渐渐地包裹全身,风吹树摇的自然声,不绝于耳。

  踏上梅关古驿道,似乎走进了时空隧道。

  蜿蜒的山路,古朴的村落,每一处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这里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滴雨,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一行人来到3月份种的那片梅树旁,小树们长高了,已经长出了密密的叶子,斜枝伸出。

  那时谢真真与谢妙妙两个人抡起锄头挖坑种梅树,开始时兴致勃勃,没几下,力气就用完了,树洞都挖不好。

  要不是张朝旭李东阳帮忙挖坑,她们俩个现在都不好意思来看梅树啦!

  现在,想象着几年以后,抬头仰望那一树树繁茂的梅林,严寒时绽放的满山梅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看完了亲手栽过的小树苗,大家重新回到梅关古驿道上。

  梅关古驿道始建于唐,由鹅卵石铺成的,历经两千余年沧桑至今依然保留完整,是江南仅有、国内罕见的千年古驿道。

  拾阶而上,只见古道两旁全是梅树,继续向上,来到了陈毅元帅隐蔽处,看到了题在石板上的《梅岭三章》。

  1936年冬天,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陈毅“伤病伏草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他那豪气入云的“绝笔”——《梅岭三章》就在这里诞生了。

  大家继续向前进,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实实在在的梅关——南粤雄关!

  此处,原来是赣粤两省的交界处。

  梅关位于梅岭的关楼,雄跨赣粤两省,登临关楼,可远眺南国大地郁郁葱葱,北望南安古府怡红快绿。

  在梅关北侧,有两个醒目的红色大字“梅岭”。

  登上山顶,向下望去,整个县城像清明上河图上中的一处缩影,一座座高楼大厦变得如此渺小,行走着的人们如同蚂蚁……

  谢真真感受着带有梅花香的风声,聆听着鸟鸣虫啾,内心十分宁静。

  想着此时此刻的老舅在干什么呢?刷题?高考来临,心情紧张吗?要不要陪他来这里看看?


  (https://www.zbbwx.net/book/3322899/1111104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